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席卷,蝙蝠这些高调的植物在近来忽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蝙蝠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于了不同的文化内涵,最近人们关于蝙蝠的讨论和分歧便反映了不同文化观念的碰撞。
西方文化中的蝙蝠
蝙蝠是世界上惟一能飞的哺乳动物。它虽非“飞禽”,亦非“走兽”。三国时期的曹植以前写过一篇《蝙蝠赋》,称蝙蝠“尽似鼠形”“谓鸟不似”,说的是蝙蝠长得象老鼠,又有些近似于鸟。中国的不少古书,便误将蝙蝠划入家禽。直到18世纪,法国诗人贝尔纳丹·德·圣皮埃尔在其专著《自然之和谐》中仍对蝙蝠属于动物甚或鸟类拿捏不定。
《伊索寓言》记录了一个你们耳熟能详的故事:
鸟类与鸟类相争,蝙蝠置身事外。
鸟类来约请蝙蝠:“来加入我们的阵营吧!”蝙蝠回答道:“我是鸟类。”
兽类也来约请蝙蝠,蝙蝠则回答:“我是动物。”
后来动物与鸟类握手言和。蝙蝠去参与动物的欢庆典礼,被动物拒绝了。蝙蝠又想加入鸟类,同样喝了定心丸。(《鸟、兽和蝙蝠》)
这则寓言抨击的是“墙头草”。《伊索寓言》中还有一则《蝙蝠和黄鼠狼》的故事:
一只蝙蝠跌落在地上,被黄鼬擒获,蝙蝠恳求接旨。
黄鼠狼说自己平生最恨动物,绝不会放过蝙蝠。蝙蝠声称自己是老鼠,不是鸟,于是被放了。
后来这只蝙蝠再次跌落在地上,被另一只黄鼬擒获,蝙蝠恳求接旨。
这只黄鼬说自己平生最恨老鼠。于是蝙蝠说自己是鸟,而非老鼠,于是再次躲过一劫。
这则故事同样是就着蝙蝠似鼠又似鸟的形象发挥的,故事中的蝙蝠堪称圆滑。唐人释道世撰《法苑珠林》引《佛藏经》:“譬如蝙蝠,欲捕鸟时,则入穴为鼠;欲捕兽时,则飞空为鸟。”可与《伊索寓言》的这个故事参看。
在《伊索寓言》中,蝙蝠的形象大多并不光彩。这是古埃及的情形。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源头——希伯来,同样对蝙蝠没有好感。在摩西五经之一的《利未记》中,蝙蝠被划入“可憎,不可喝”的范围。
在西方文化中,蝙蝠的形象相当负面,甚至是邪恶、魔鬼的象征,这与其惨白的面目、夜间活动的习性以及阴郁闷热的生活环境有关。西方神话中的恶龙与恶魔撒旦,长着类似于蝙蝠的翅膀,恶龙、撒旦和蝙蝠在形象上是同构的。此外,蝙蝠还常与女巫联系在一起,是一种邪恶的隐喻。
女巫与蝙蝠
在吸血鬼的传说中,蝙蝠还是吸血鬼的变身。大家现今所熟悉的长着犬齿、身着长袍的吸血鬼形象,是18世纪以来文艺作品结合欧洲吸血蝙蝠的形象形成的。大多数蝙蝠以动物的果实、昆虫等为食,只有中、南美洲的三种蝙蝠(分别是吸血蝠、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)吸食昆虫的血液。因此,吸血鬼与蝙蝠发生联系,实际上是在发觉新大陆然后。
英文中的许多习语,如as blind as a bat(像蝙蝠那样瞎)、crazy as a bat(疯狂得象蝙蝠)、be bats(发疯)、a bit batty(有点反常)、have bats in the belfry(异想天开),都不是哪些坏话。在俚语中,bat(蝙蝠)一词又喻指“妓女”和“丑妇”。
总体来说,蝙蝠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符号。美国DC漫画中的蝙蝠侠则是正面的超级英雄,他的出现是比较晚逾的事。
蝙蝠侠也许是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
二
中国文化中的蝙蝠
鲁迅曾在《谈蝙蝠》一文中说:“蝙蝠其实也是夜飞的植物,但在中国的名誉却还算好的。”与西方文化不同,中国文化的语境中的蝙蝠其实时常有差评(如曹植《蝙蝠赋》),但更多的时侯是以吉祥物的面目出现的。
清人孟超然所撰《亦园亭全集·瓜棚避暑录》卷下云:“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,而今之织绣图画皆用之,以与‘福’同音也。”鲁迅《谈蝙蝠》也说:“(蝙蝠在中国有好的名誉)这也并非由于他吞食蚊虻,于人们有益,大半倒在他的名目,和‘福’字同音。以如此一副尊容而能写入作图,实在就靠着名子起得好。”由于“蝠”与“福”谐音,因而蝙蝠成了中国“福”文化的变身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|
||||||||
★★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- ★★ | ★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★★★★ |